宪法宣传周|以案说 “宪” 弘扬宪法精神
2024年12月2日 下午6:15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
12月1日至12月7日是第七个“宪法宣传周”,值此之际,我们梳理了身边的宪法相关案例,以案释法,一起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宪法,弘扬宪法精神。
案例一服务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基本案情
2017年10月26日,浙江某工贸有限公司生产T600D型电动跑步机48台,销售金额为5.76万元。经抽样检测,上述电动跑步机有3项指标不符合产品标准,被判定为不合格。
2017年11月至12月,该公司通过研发创新产品智能平板健走跑步机(以下称走步机),对外以健走跑步机名义进行销售,销售金额达701万余元。经抽样检测,上述走步机所检项目符合固定式健身器材的国家标准,但有三项指标不符合跑步机的国家标准,被判定为不合格。
2018年2月,公安机关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对该公司经营者刘某立案侦查。2018年12月,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刘某公司生产的走步机系创新产品,而非伪劣产品,对该部分事实不认定为犯罪。该公司之前生产、销售的48台不合格电动跑步机的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但销售金额仅5万余元、主观恶性较小,且经调查未发现消费者人身、财产受损的情况,社会危害性较小。刘某经营的公司属于创新型企业,正处于升级发展的关键期。检察机关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于2019年4月对刘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典型意义
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宪法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地位,以法治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合理预期,使非公有制经济保障法治化。
案例二依法惩治传销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五条第三款 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基本案情
2015年9月,卢某某、成某某等人看到“虚拟货币”等概念火爆,设立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商议设立GGP共赢积分奖金制度,以投资购买产品的名义发展会员,并按照投资金额的多少确定会员级别,设普卡、银卡、金卡、钻卡四种,以投资额5:1的比例释放相应的GGP积分,可以在BTC100网站上交易变现。同时,为了发展更多下线,公司设置推荐奖、互助奖、管理奖、平级奖,并按照会员级别、管理级别给予会员不同比例的奖金。经查,该传销网络共计30个层级,涉及会员账号1万余个,涉案金额共计人民币3.2亿余元。
检察机关以卢某某、成某某等11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向法院提起公诉。2019年9月,法院对本案作出判决,判处卢某某、成某某等11名被告人两至五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典型意义
传销活动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一些不法分子以“区块链”“虚拟货币”“消费投资”“慈善互助”等新名词、新概念为噱头,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各种宣传培训吸引老百姓参与其中。这些纷繁复杂的犯罪手段,特别是以“金融创新”等名义开展的各类金融投资业务,迷惑性强、难以识别,群众容易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通过严厉打击这类以新概念为噱头的传销、诈骗、非法集资犯罪,彰显宪法的威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案例三通过行政公益诉讼保护人民健康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 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街道组织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
基本案情
2019年初,某市益健堂、苗家养生堂等商户通过悬挂广告牌、口头推销、组织老人会销、举办答谢会等方式,高价兜售“高电位能置养生仪”、“康汇牌维固胶囊”、“按摩凳”和羊奶粉等保健产品,同时违规使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抗肿瘤癌症”等疾病治疗用语,夸大产品功能、虚构使用效果,虚假宣传误导和欺骗消费者,市场监管部门未能有效查处,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2019年初,该市检察机关接到群众对保健品市场乱象的举报投诉线索,对保健品市场违法问题进行摸排,并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检察建议后,对违法经营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共立案30余件,罚没款54万余元,并联合公安等部门查处关停涉及保健品传销的黑窝点5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4件刑拘7人,有效整治了当地保健品市场乱象。
典型意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药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保健品市场乱象突出,“骗老坑老”“骗病坑病”等时有发生,侵害消费者健康安全和经济权益,必须以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保健品市场的监督管理,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切实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
最新文章
-
铮铮誓言 铭“宪”于心——福建金融监管局三级联动组织开展宪法宣誓活动
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福建金融监管局立足新机构、新使命、新职责,在省局、分局、支局三个层面联动开展宪法宣誓活动。 宪法宣誓 12月5日上...
- 光大银行积极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 累计投放贷款超120亿元
- 安愉养老 兴福相伴 | 兴业银行福州分行举办安愉俱乐部福建老年大学专场活动
- 福建省银行业“走近个人养老金”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 解锁用卡新体验 兴业银行创新推出“熊猫基地和花借记卡”
- 兴业银行获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上市公司2023年报业绩说明会最佳实践”
- 兴业银行助企成功落地现金要约收购
- 宁德金融监管分局:深入实施“四新”工程,当好地方乡村振兴同题共答者
- 平安产险福清中心支公司:冬藏万物 暖意入怀
- 平安产险福州中心支公司: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
网友留言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