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峡金融网  记者 陈为潮  芬娜

8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被业内称为 “新国十条”,这一“政策红利”的强势来袭,对福州保险业来说,即将迎来发展“新春天”。

回顾“过往”,福州保险业发展迅速,单从数据就可以窥见一二:多年来,我市保费收入等金融业主要经营指标都稳居全省首位,截至2014年6月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主体51家。其中今年上半年,我市保险保费收入累计为99.43亿元,比增23.9%,占全省总额25.40%;赔付支出累计为28.69亿元,比增15.0%,占全省总额27.48%。

着眼当前,“新国十条”的出炉,也再次说明保险已日益成为“经济蓝图”“民生版块”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在福州,保险业作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稳定器”和“推进器”的作用早已被社会肯定。

众所周知,保险资金具有体量大、期限长,资金来源稳定等优点,还可作为资本金,进一步撬动信贷资金,产生乘数效应,在信贷规模收紧和股票债券市场融资较难的情况下,发挥保险资金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保障经济社会建设资金需求的一条重要可行途径。

近年来,福州保险业主动融入经济大潮,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发挥保险的功能,在“现代金融、社会保障、农业保障、防灾减灾和社会管理”等五大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搭建出口企业的“一站式”融资平台;到支持投资建设,将保险资金投入项目建设;从发挥商业保险专业优势,推动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融合式发展,到大力发展涉农保险,为“三农”发展保驾护航……福州保险业在实体经济发展“大潮”中彰显了非凡的力量。

市金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还积极推动保险创新,开展“保险+信贷”合作模式,大力发展支持小微等获得信贷服务的保险产品,解决其融资的燃眉之急和后顾之忧,进而实现企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多方共赢。

金福州专刊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重庆等地区已经开始探索“保险+信贷”的合作模式,其在为小微企业提供短期小额贷款、完善农业保障体系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