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峡金融网  记者 陈为潮 芬娜 在资本市场上,依靠改革创新,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既有利于拓宽企业和民间投融资渠道、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也对优化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防范金融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市建立了怎样的资本市场体系?企业改制上市工作情况如何?场外市场建设进展又怎样?在福州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推介会召开前夕,金福州专刊记者采访了市金融办有关负责人。 场外市场挂牌融资 最高奖励60万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建设,近年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培育资本市场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市金融办会同有关部门强力推动,使我市资本市场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2010年,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的意见》,规定企业在境内外挂牌上市后,将募集资金实际不低于80%以上投向本市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此后,各区县也相应设立了专项扶持企业上市资金。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区内企业正式挂牌上市,并将募集资金投入该区的,最高可获300万元奖励。 市金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近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非上市企业进入场外市场挂牌融资工作的若干意见》,鼓励企业到“新三板”、海峡股权交易中心等场外市场挂牌融资,最高奖励60万元。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黄茂海认为,《意见》的出台对榕企是个“重大利好”,有利于榕企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扩大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进而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一事一议”为抓手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再提速 伴随着各项“政策红利”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福州资本市场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市境内外上市企业已达55家。如今,又有15家榕企进入实质性上市程序,其中过会待发行2家,报中国证监会未审核3家,福建证监局辅导备案10家。 金福州专刊记者了解到,截至2013年底,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总计55家,其中境内上市企业29家,总市值4025亿元,相当于2013年福州GDP总量(4700亿元)的85.6%。2014年上半年,我市境内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94.28亿元,其中增发配股融资2.78亿元,公司债融资50亿元,金融债融资200亿元,短期融资券融资4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7月18日海峡股权交易中心(简称海交中心)正式营业,目前已有4家榕企挂牌交易,110家挂牌展示;今年1月“新三板”扩容,目前5家榕企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谢志忠教授认为,至此,福州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股权市场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步建成,为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本保障。 “近年来,我市按照‘股改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梯队推进思路,确定131家上市后备企业,以‘一事一议’服务企业为重要抓手,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取得较大突破。”市金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加快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推动中小微企业依托“新三板”、海交中心等开展融资,扩大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及规模,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推动作用。 特别关注:福州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推介会今日举办 今天(26日)下午,由福建省证券期货业协会与福州市金融办联合主办,海峡股权交易中心与福州日报金福州专刊联合承办的福州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推介会,将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4楼)隆重举办。 活动将邀请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业务部总监吴疆、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货币信贷处处长徐剑波、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张赞松以及厦门广道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江培煌等重量级嘉宾发表主题演讲,从“深度解读‘新三板’最新政策”“银行间企业发债创新”“场外市场融资发展服务”与“中小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两大法宝”等多个角度,为榕企拓宽融资渠道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