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流量变现魔咒会搞垮曹国伟?
2013年1月22日 11:37:58
来源: 商业周刊中文版
导读:历史原因使新浪再起内讧,现实选择令曹国伟进退两难
微博再热闹也是浮云,阿里巴巴还是百度将扮演新浪的骑士?
这个新年,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过得并不快乐。
2012年底,新浪辟谣,阿里巴巴不会收购其微博业务的大量股权。而此前,许多传言称阿里巴巴或百度将以30亿美元的估值收购新浪微博业务15%至20%的股权。这意味着,天平也许正在向百度一方倾斜。
此次收购谈判极其神秘,新浪没有按照惯例聘请国际投行和财务顾问,曹国伟单枪匹马直接与马云、李彦宏接触。一位阿里巴巴员工向本刊记者透露,2012年夏天,曹国伟只身出现在杭州阿里巴巴集团办公楼,而当时新浪股价还在60、70美元高位,如今已跌破50美元。
2012年11月,本刊记者在阿里巴巴采访时偶遇新浪微博技术部门的多名员工正与淘宝网技术部门开会,当时一名与会者称仅仅是业务交流,与入股无关。
为新浪微博寻找出路,让曹国伟陷入进退两难境地。新浪董事会对曹国伟的不满也逐步公开化。
一位接近新浪高层的投行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新浪董事会不满曹国伟在新浪微博商业化上动作缓慢,以及新浪做的几笔投资损益表现,建议由新浪COO杜红出任CEO,而曹国伟留任董事长一职。
没两天,12月28日,曹国伟在致员工信中宣布了新浪2013年业务和组织架构的调整,划分为门户和微博两大板块。关键词是“移动为先”。两大板块将同时包括移动和PC端业务,并拥有各自的产品、技术和运营,同时与商业化紧密结合。门户板块由杜红全面负责,而曹国伟本人会花更多精力管理微博板块。
据内部人士称,对于更换杜红为CEO的决定,曹国伟不能接受,曹答应交出CEO一职的条件是在新浪外部另觅一名合适人选来担任CEO。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开始,杜红的权力已经扩大,包括新浪总编辑陈彤在内的多名高管已经开始向杜红汇报工作。而此前,杜红更多的是负责新浪广告销售业务。曹国伟发给员工的邮件某种程度上证实了上述消息,这种实质上“双CEO”模式的组织架构安排更像是权宜之计,不排除未来继续变更的可能。
新浪变动消息真假难辨。11月19日,新浪中高层在京郊开会。20日凌晨,杜红发了一条微博感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时已经传出阿里巴巴在洽谈战略投资新浪微博,新浪的股价也一度从11月最低谷的45美元涨回50美元以上。
一个月后,此微博被有心人士挖出并解读为“传说杜总要做新浪CEO了”。在新浪微博上活跃的大V们,纷纷从各种渠道获取消息并发微博证实传言。对此,新浪微博官方没有采取以往的辟谣和删帖做法,直到12月18日,与新浪总编辑陈彤交往笃深的刘韧发微博称:“已和多人确认,新浪新CEO任命是假新闻。”
虽然新浪内部博弈未对CEO职务更换,但新浪董事会已对曹国伟失去信心。除了微博商业化不力的原因之外,还包括新浪在投资麦考林、土豆、中房信等项目上的糟糕表现,以及新浪股价的连续下跌。“如果新浪是他(曹国伟)的,也许他就卖了,但估计政府也不让。”上述消息人士说。
在新浪投资的三个重要项目中,中房信和土豆已经退市,而麦考林的股价犹如过山车,从上市之初的发行价11美元一路跌至0.5美元。而新浪股价也是从一年前的峰值142美元一路下跌至现在的50美元左右。
由于新浪的股权极度分散,新浪董事会内讧不断,几乎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成为困扰新浪的一枚定时炸弹,每隔几年就会爆炸一次。
在新浪的历史上,出现过三次重大内讧。2001年6月,时任董事长姜丰年与创始人、CEO王志东发生内斗,后者最终被强行解职;2003年5月,时任CEO茅道临黯然离职,汪延继任;2006年5月,汪延卸任,曹国伟继任CEO。
而董事长一职更是一波三折、复杂多变,姜丰年、吴征、段永基、汪延曾阶梯式兼交叉式任董事长一职。
2009年,在曹国伟的推动下,新浪实现了涉及1亿多美元的MBO计划(管理层占股权10.25%,为第一大股东),希望就此结束新浪长期以来因股权分散导致的决策执行难以高度统一的问题。2012年9月,新浪董事长汪延卸任,曹国伟接任董事长一职。
在外界看来,这意味着新浪将全面进入曹国伟时代。然而,目前来看,董事会内斗依然没有结束,而且股权也正在变得更加分散。
根据12月26日的SEC文件显示,新浪第四大股东、管理层MBO壳公司New-Wave减持100万股新浪股票,New-Wave公司和曹国伟所持有的股份,由2012年9月底公布的6.8%降低至4.8%。曾经,新浪微博如同一位妙龄少女,让新浪精神大振,市值一度飙升到100亿美元。
然而,随着腾讯微信的蹿红,商业化乏力的新浪微博大势渐去,越来越像一位老姑娘,受此拖累,新浪市值缩水为30亿美元左右。目前,新浪微博用户已达4亿,但是活跃度有了下滑的趋势,基于商业化而做出了很多改版也令用户体验大不如前。此次调整中,陈彤不再负责微博名人的运营,这说明新浪微博的名人效应已经到了天花板。
原新浪微博负责人彭少彬淡出门户和微博两大核心部门,转作新项目孵化,其实是为商业化不力负责。
或许是为了摆脱窘境,12月21日,新浪微博与智能手机厂商小米达成了一项电子商务试验协议,使用新浪最新的微博支付服务销售小米手机2代。双方合作初步取得成功,5分钟内就销售了5万部手机。
曹国伟曾在新浪MBO成功之后说道:“我觉得,电子商务一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很多机会。未来,如果有合适的时机的话,新浪会在这些方面有所行动。”从目前新浪微博的商业模式来看,新浪设想的变现途径包括:互动精准广告、社交游戏、实时搜索、无线增值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数字内容收费等。
但是从新浪公布的数据看,目前新浪微博流量变现主要方式仍然是广告,其他途径的变现能力十分有限。新浪甚至卖会员服务,跟微博大号分成,但收效甚微。
“新浪微博进行多轮改版,也尝试增加了游戏、社交等功能,原本清晰的媒体属性变得越来越像社交网站。”一位新浪微博广告产业链体系的合作伙伴说。
商业化一直都是互联网产品保持活力的发动机,但新浪微博的发动机迟迟不能有效运转,绣球也仍在彷徨由阿里巴巴还是百度来接手。曹国伟会待价而沽,还是哀叹韶华易逝?
总之微博商业化效果迟缓、腾讯微信竞争激烈、人事变动阴影重重,新浪正在遭遇进退两难的“流量变现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