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负面不断软肋凸显 "财富管理银行"形象打折
2014年8月13日 10:02: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短短两月内,从2010年末期分红派息方案备受质疑,到理财产品巨额亏损遭储户投诉,再到寄丢金卡客户额度达12余万元的信用卡,交通银行试图打造的“财富管理银行”形象正在被不断曝出的各种负面消息所困扰。
虽然交通银行自称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着力打造多样化和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方案,但是面对以牺牲股东利益的方式避税,隐瞒风险向客户推销理财产品,以及寄错账单却辩称无法解决的种种行为,交行所谓的“财富管理银行”形象明显已经被大打折扣。
股东分红60%交了税 分红派息方案遭市场人士质疑
10月9日,华声在线在报道中称,市场人士对交通银行的分红派息方案提出了质疑。
交行2010年末期分红派息实施公告显示,该行扣税前每股派发红股0.1股、现金股利0.02元,扣税后每股派发红股0.1股、现金股利0.008元。股利发放日为8月18日。
香港独立股评人大卫•韦伯在其网站上发文质疑交行的分红政策。他认为,对交通银行的股东而言,相当于只是收到了40%的现金股息,其余60%都交税了。
按照国税总局8月下发的《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股份制企业在分配股息、红利时,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应得的股息、红利(即派发红股),应以派发红股的股票票面金额为收入额,按利息、股息、红利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韦伯认为,分红时,交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处理,需要把“未分配利润”转增为“股本”,以每股配0.1股计算,每股要额外缴交税收0.01元,而这笔税收本来可以完全避免。
韦伯表示,交行的股东中,财政部持股26.52%,由于其也是税收收入主体,上述分红方案可以增加其收入,但却对其他股东(包括中小股东)不利。
交行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不派现金而选择派红股的方式是从股东长远利益出发,留存更多利润支付银行发展。
但投资界人士认为,按往年惯例,2010年分红也可采取派送现金的方式,为何转为派红股?
韦伯认为,按照目前中国税法,现金分红需缴纳10%的税收。若要规避此税收,公司可通过在二级市场上回购股票来回馈股东,需要现金的股东也可在二级市场上卖出已经增值的股票。
2010年底,持交行H股107.16亿股的汇丰控股,虽获派约10.7亿股H股,但实际股息收入大幅缩水至8573万元。
理财产品巨亏过亿 储户投诉销售人员隐瞒风险
今年以来交通银行一信托计划投资的4只分级基金中有3只出现暴跌,最多的下跌幅度接近50%,今年交行理财在这3只分级基金上的亏损额超过1亿元,亏损幅度超过20%。
与此同时,交行理财产品也因为零收益受到了购买者的投诉。
据新华网10月12日的报道,3年前,西安的高女士在交通银行城北支行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当时销售人员说会得到比定期存款高的利息,最少3万,最多可以达到五六万。可是3年后,高女士到银行取钱,才被通知只能拿到10万元的本金。
“我问工作人员,他们拿着理财产品的说明书让我仔细看条款。”高女士说,说明书上关于产品风险提示一项中确实明确写着:“本理财产品不保证收益,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在产品到期时投资者将获取零收益。投资者可能遇到的最坏情况是到期仅取回100%本金,无任何其他收益。”这时才看清楚条款的高女士不断地摇着头说:“在我买的时候,如果工作人员跟我讲清楚会有零收益的可能,我绝对不会买。”
“银行工作人员在推销理财产品时夸大宣传,对消费者进行一定的误导,这个现象确实存在。”陕西法智律师事务所律师韩朝泽说,银行应要求客户经理做到将理财产品的风险全部提醒到位,不能隐瞒消费者。
客户12余万元激活金卡被寄丢 被指多次错寄客户账单
交通银行给客户邮寄额度达12万多元的信用卡,但是激活后的金卡却迟迟未到卡主手中。
据合肥万家热线9月7日报道,合肥市民尹女士反映,今年8月初交通银行短信通知尹女士将给她邮寄一张信用金卡,额度有12万余元,并且已经将金卡激活。但是,令尹女士焦急的是,直到9月2日还没有接到交通银行寄来的金卡。
尹女士说,交通银行曾多次将其他客户的邮件和账单错寄到自己家中,因此,这次很有可能是交通银行在寄卡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激活后的金卡丢失了。
在尹女士和交通银行的客服工作人员沟通过程中,工作人员表示,金卡已于8月底寄出,可以为尹女士补办金卡。
但是针对错寄邮件、账单以及信用卡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交通银行无法解决。
“如果银行错把邮件或者卡寄到其他客户的手中,希望该客户在方便的时候把别人的邮件或者卡退还邮局,到时候邮局会把邮件或者卡退给银行。”交行客服人员辩称,交通银行有上千万客户,难免会出现错寄卡或邮件的问题。 (陈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