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团合作:让农村金融活水长流
实现了全省县域金融员工挂职全覆盖
2014年8月12日 08:50:15
郑序锋用“啃硬骨头”来形容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发放工作。在他看来,信贷员在5万元贷款上花的工夫,不比在500万元贷款上来得少。但2013年,他所在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永泰支行仅半年就交出了累计发放1886笔、额度10672万元的成绩单。
郑序锋是永泰支行行长助理,2013年,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遴选郑序锋等22位年轻干部,分别派往福建部分县(市、区)任团县委副书记、书记助理或团委委员。这些来自银行系统的挂职团干,任务之一就是做好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
事实上,这只是团福建省委与福建银监局“银团合作”的一部分。如今,这个我省首创的“银团合作”模式已进入第4个年头,并在全国试点推广。金福州专刊从福建银监局获悉,日前我省启动了第四批挂职工作,从27个机构遴选118位青年代表分赴89个团组织挂职,参与挂职的银行机构和人数为历年之最,实现全省县域金融员工挂职全覆盖。
金融挂职干部为渔民“贷”来希望
连江,以水产资源闻名,水产总量连续多年名列全省第一、县级全国第二。“扎营”于此的民生银行连江支行也充满着海洋特色,有着不少相关的银团合作品牌项目。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两年前,民生银行连江支行吴志勇赴连江团县委挂职,将金融工作与共青团的工作紧密结合,在大量实地考察调研基础上,大力推动连江当地农村青年创业“专业贷”--“缢蛏贷”、“海带微贷”、送金融知识下乡、创业培训、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建设等方面工作。
吴志勇回忆说,当时他看到了涨潮时近千名村民收蛏的壮观场景,让他萌生了扶持缢蛏养殖群体的想法,于是“缢蛏贷”自此横空出世,让那些怀揣着创业梦想与激情的青年,能够足不出户就办结所有业务。
在吴志勇等金融挂职干部的推动下,截止今年3月,“缢蛏贷”已发放贷款4152万,授信客户达281户,“海带微贷”发放贷款705万,为万千渔民“贷”来新希望,为连江海洋经济注入金融活水。
“银团合作”模式在全国试点推广
2010年5月,团福建省委联合福建银监局在全国率先开展“银团合作”。3年多的实践证明,“银团合作”是一项金融惠民工程,是银行服务县域、服务小微、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银行拓展业务、培育青年后备干部的有效途径。
据统计,前3期挂职干部累计组织动员人力10982人次,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近千场,印发金融知识和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资料近21万份,创建“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服务站”279家,有效地普及了金融知识;累计发放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23745笔,金额18.08亿元,有力地扶持了农村青年创业发展。
“福建‘银团合作’模式得到了团中央、银监会的高度肯定。”市金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1月,团中央、银监会在京召开选派银行业金融机构优秀青年干部赴县级团委挂职工作座谈推进会,福建做了专场经验介绍,“银团合作”模式在全国试点推广。
金福州专刊记者还了解到,为进一步深化“银团合作”模式,团福建省委与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签署了支持银团合作工作意向书,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拟于2014年至2015年期间为青年创业贷款提供10亿元的授信规模,并在金融产品创新、开通绿色通道、普及金融知识、开展培训交流等方面全方位支持“银团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