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金融阳光普照八闽大地 ——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纪实
2014年7月8日 16:38:26
今年2月27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2013年度《普惠金融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报告着重介绍了邮储银行在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
如何将金融与农业有效结合,满足现代农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如何在原有的小微服务之路上再创新举?
从成立小企业金融部到创建特色支行,从“零散开发”向“批量开发”转变,打造群链金融升级模式,再到创新 “互惠贷”、“邮E贷”、“流水贷”等弱担保产品……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正在不断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和全省小微企业壮大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成为我省“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生力军。
每个“小微”都有大梦想
在漳州市闽南新城茶叶大市的一家茶叶专卖店里,80后老板林旭进正在向《金福州》专刊记者介绍店里所售的产品。“这个我们厂里面刚研发出来的用铁观音原材料制作的铁观音红茶。我准备先丰富产品,再拓展销售渠道。”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消费者对于茶叶喜好的多元化,林旭进计划在其五层楼的店面里打造一个集茶叶、茶盘和茶食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实体+网络”的销售平台,提供一站式的采购服务。
但现实总不如理想来得顺利。 “仅仅网店一项可能就要花去大几十万,但资金基本被店里的石材库存和茶叶采购占用了。”林旭进向《金福州》专刊记者说到。
而这,这并不是林旭进一人遭遇的“骨感现实”。“主要是投资茶园建设、厂房建设以及茶叶季节性采购,这些方面都需要用到很大的资金。”漳州市茶叶协会秘书詹志煌说到。
为了打破小微企业抵押物少、担保难、贷款难的局面,2013年,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推出了“互惠贷”产品。
上个月,经过茶叶协会和邮储银行多次筛选,最终首批31家当地知名茶企成功加入邮储银行漳州茶产业互惠担保基金会,在没有抵押品的情况下,这些小微企业主将陆续收到全省今年首批3770万的“茶叶行业互惠贷”项目贷款。而林旭进也入围首批基金会成员,从邮储银行获得了首期100万的资金贷款。
“互惠贷”:单笔最高可获500万融资
但是,没有抵押物,林旭进等小微企业主是怎样获得如此高额的银行资金支持?
《金福州》专刊记者在邮储银行里寻找到了答案。原来,基金会里的每个成员向银行缴纳贷款额10%至15%的保证金,成立一个互助基金池替每户小微企业做担保,不需要企业再提供其他相关抵押物,从而降低银行对传统行业的准入门槛,获得银行统一授信,单笔最高可获500万元的融资支持。
据了解,“互惠贷”是邮储银行专门针对小微企业,尤其是农村小微企业开发的一种弱担保类产品,除了在保证金比例上比其他银行同类产品低,它还有另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在贷款利率上,相对其他银行同类产品,客户的融资成本更低,最低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30%左右;三是在基金成员退出上,允许退还其剩余互惠保证金,其他银行同类产品一般不予退还。
《金福州》专刊记者了解到,此次与漳州市茶叶协会合作是邮储银行针对特色行业开发的创新之举,也是继泉州南安石材互惠担保贷款后,“互惠贷”在福建的第二次成功的尝试。
据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有关人士透露,今年年初,该行制订了全省小企业特色支行创建总体实施方案,作为特色支行创建重点配套的互惠贷项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计划全年批复10-15个互惠贷项目,预计累计授信金额达8-10亿元。
特色支行:给予小微企业特色服务
通过“互惠贷”产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只是近年来邮储银行福建省坚持金融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一个缩影。
作为中国普惠金融的先行者,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正努力尝试走出一条独特的“三农”和小微企业服务之路。
创建特色支行是其中的一个战略布局。“我行小企业特色支行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围绕‘特’色,做‘优’做‘全’。具体来说,围绕当地‘特色行业’,将商业模式、产品、服务质量做到最‘优’;通过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促进全产业链开发,带动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的全面发展。”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计划今年在全省创建24家小企业金融服务特色支行,其中12家为总行级特色支行,涉及现代农业、海洋渔业、茶叶产业等我省重点优势行业。这些特色支行将为全省区域特色行业、产业链、商圈、园区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