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为本年度重点工作,并指出,“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近年来,人行福州中心支行从政策、资金、服务等各方面为福州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保障,而6·18金融服务馆则搭建了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合作共赢的对接平台。
搭建平台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当前,企业仍较习惯于向银行贷款、发行股票等融资渠道,发行债券还不够普遍。而向银行贷款,受银行贷款规模、资金数量等限制;股票上市,对企业经营期、资产规模、效益等要求较高……
如何改变企业的既有融资思维?人行支行大力推动企业和项目走直接融资路子,积极依托5.18、6.18等平台加大对企业发债融资优势和实现途径的宣传,并先后联合政府有关部门举办了“农业、文化产业龙头企业银行间市场直接融资产品推介会”、台资企业发债政策培训会,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意识。
搭建平台扩大小微企业直接融资规模。2013年,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福建省政府金融办和人行福州中支三方签订《借助银行间市场助推福建省经济发展合作备忘录》,为各类型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债融资搭建良好平台。
联动地方政府完善保障房项目发债融资的各项配套条件。今年福州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市城乡建设发展总公司先后发行20亿元和5亿元保障房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开全省先河。
推进跨境本外币业务 支持外向型经济
福州经济外向度较高,如何为外经贸发展创造便利的跨境结算和投融资环境?
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大力通过宣传和“走出去”推广业务的方式,努力实现福州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品种全覆盖、金融机构全覆盖、县(市)全覆盖和重点外经贸企业全覆盖。自2010年6月业务开办至今年3月末,福州银行业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历年累计金额达1008.33亿元。
为进一步促进投融资便利化,人行福州中心支行还践行贸易项下外汇管理服务便利化举措,积极为包括中兴工程咨询(福建)有限公司、中国电信福州分公司等在内的福州市重点企业协调贸易项下购付汇及结算事宜。同时,积极推进资本项目外汇管理便利化改革,大幅简化外债转贷款登记和汇兑管理环节。
试点开办小额外保内贷业务,支持福州小微企业融资;成功争取国家外汇管理局支持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进一步服务福州总部经济发展……人行福州中心支行正以实际行动,引金融活水润实体经济。
运用货币工具 做好信贷资金保障
如何通过“市场”这只手?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福州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投放?
近年来,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积极引导国开行福建省分行、工行福建省分行、农行福建省分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福州分行、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等银行相继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仅在去年6·18期间,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就携手福建省发改委、兴业银行举办“项目成果与金融资本对接会”,内容包括海峡中小企业“成长、上市”高峰论坛、行业投资专场、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专场、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会等,并促成了工行福建省分行于与紫金矿业集团签订《中期票据承销合作协议》,总金额60亿元。
“人行还强化政策引领,促进金融机构增加对福州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发展的金融支持,夯实省会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人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长吴国培告诉《金福州》专刊记者,2011年以来至今年1季度末,通过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和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等方式,合计为金融机构增加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提供了306.63亿元资金支持。此外,2011年以来,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调控中,对信贷投向科学的福州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追加安排信贷额度35.81亿元。
各项措施推动福州市各项贷款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来自人行福州中心支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福州市各项贷款余额8400亿元,占全省贷款总额的32.52%,位居全省9个设区市首位;贷款同比增长18.92%,位居全省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