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吴国培,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福建省政协常委、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局长、福建金融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从首次编制的金融发展5年规划《福州市构建海峡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专项规划》出炉,到《福州市构建海西现代金融中心总体方案》实施;从“海西现代金融中心”目标的提出,到近1500亩的海峡金融商务区渐显雏形,十余家金融总部机构和区域总部机构入驻;从知名金融机构渣打银行与广发银行落户榕城,到外资机构接踵而来,“引金入榕”工程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30年间,福州金融业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巨变

福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唯一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东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集散中心,自身有条件成为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日前,人行福州分行行长吴国培在接受本报《金福州》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福建的支持力度,在2011年至今的3年时间内发布了支持福建发展的“三规划两方案一意见”,给予了福建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福州作为福建的省会和龙头城市,建设现代金融中心有着良好的发展条件和机遇。

综合国内外金融中心的发展经验,吴国培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发展金融机构体系、壮大区域金融市场、努力推动对外开放等方面,对福州构建海西现代现代金融中心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金融资源的集聚,而金融资源的集聚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据介绍,金融生态环境内涵丰富,包括多方面因素,如经济发展状况、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基础设施、金融发展的专业配套服务,还包括诸如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生活成本等因素。

在吴国培看来,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需要除了金融部门以外的多方面共同努力。“必须制定并推动落实综合、系统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提升方案。”吴国培建议,国内一些城市所制定实施的支持金融业发展政策、金融人才引进政策、金融创新奖励、用地审批、税收减免、社会保障等政策值得福州研究借鉴。

完善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组织机构体系,是金融资源聚散的核心载体,是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构成要件。

如何建设海西现代金融中心?吴国培认为要“双重齐下”:一方面要努力丰富和完善金融机构的种类,不仅要大力支持银行、证券期货和保险等传统主流机构以及信托、财务公司、金融租赁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还要支持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汽车消费公司、社区银行、专业性银行分支机构,创业投资及金融服务公司、资本资产管理等专业投资机构,网络金融服务机构,养老、健康、责任、汽车、农业和信用等专业性保险机构,以及会计、法律、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

另一方面,在策略上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对全省的辐射功能,鼓励省外和境外金融机构设立区域总部和业务中心,推动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或大型企业集团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同时支持设立法人金融机构,支持省内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综合提升福州海西现代金融中心的辐射带动效应。

壮大区域金融市场

从国内外重要金融中心的经验看,金融市场是形成具有真正影响力金融中心的必要条件,金融市场不仅直接服务当地实体经济融资,还能够更为高效地聚集金融资源,吸引各类金融机构以金融市场为中心进行布局和延展,大大促进当地金融业的发展。

福州如何建设金融中心?吴国培认为,一方面,需要重点完善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功能,推动股权、债权、期权及其他各类要素交易平台,积极对接全国性资本市场,加强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和孵化功能,扩大市场影响,研究与产权交易中心、高新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及其他市场的合作与整合,共同拓展市场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要支持实体经济利用现有境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扩大本地金融资源增量。支持企业在境内发行股票、公司债、企业债、中小企业私募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进行融资。”吴国培如是表示。

推动金融对外开放

从国家总体发展形势看,我国的金融开放已从最初的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发展到金融业双向开放、金融市场双向开放、跨境本外币资金流动,“金融开放”的概念已经发展成为“金融货币国际化”。

福州作为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外资金融机构数量较少。吴国培建议,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应加强金融开放,通过开放吸引境外金融资源,做大本地金融增量,积极引进更多外资金融机构,除传统金融机构外,可考虑把外资引向非传统机构类型发展;还应支持符合条件的本地法人金融机构通过国际化经营提升竞争力。

对台交流合作是福建的优势和特色。“应积极争取先行先试,在《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正式生效后,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金融机构按照协议内容设立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和合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台资银行机构在福建设立分行及其异地支行。”吴国培表示。

对台是优势和特色,但不是金融中心对外开放的全部。“在推进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福建先行先试条款实施的同时,推动‘双延伸’工作机制形成政策叠加效应,扩大福建与港澳台之间的金融合作,呼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发挥闽籍华侨的作用,深化与沿线国家的双向金融交流合作。”吴国培如是强调。

鼓励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福州建设现代金融中心,要鼓励金融业依据国家和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在服务实体经济中获得自身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吴国培举例介绍,发展科技金融业务支持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发展海洋金融支持福建海洋“蓝色产业”的崛起;发展低碳绿色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和福建生态省建设;发展消费金融支持普通百姓扩大消费、实现消费升级换代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优化;发展网络金融适应未来经济交易网络化的发展;发展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便利性、可得性以支持中小企业、“三农”、弱势群体发展等。

据介绍,近年来,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积极完善福州各项金融基础设施,从推动支付体系建设、完善国库服务功能、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及维护福州金融稳定等方面入手,为福州构建海西现代金融中心“保驾护航”

来自人行福州中心支行数据显示,2013年,福州市大小额支付系统共办理业务1.16亿笔、金额100万亿元;深入推动福州辖区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出村”工程,通过增设银行网点和自助机具、设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等形式,基本实现福州辖区支付服务全覆盖。截至2014年第1季度末,福州辖区共办理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125万笔、金额2.6亿元;结合农村地域经济特色在罗源湾推广“海上移动银行”等新型支付产品,受到公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