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是中国农业银行当前服务“三农”的“一号工程”。深入贯彻落实总行战略部署,农行福州分行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打造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平台,为广大“三农”群体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金融服务,有效提高了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效率。
以“惠农e贷”作为联系农户的桥梁和纽带,农行福州分行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支持力度,不仅缓解了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有效激发了县域经济的活力。截至今年9月28日,农行福州分行农户贷款余额34.67亿元,余额同比增长48.02%,比年初增长10.59亿元;支持农户9968户,贷款户数同比增长40.97%。
推广“惠农e贷”
覆盖所有区县和主要特色产业
地处福建省东部沿海的连江县,是全国县级水产第二大县、全省水产第一大县和“中国海带之乡”“中国鲍鱼之乡”。
今年,凭借水域滩涂养殖证,连江县黄岐镇大建村鲍鱼养殖户郑贤锋,从农行福州分行顺利拿到了“惠农e贷”15万元纯信用贷款。说起“惠农e贷”,他连口称赞:“每年我购买鲍鱼苗时都需要大量资金,以往贷款都要有城里的房子抵押或找公务员担保,现在我只要在手机银行上一点,贷款就到卡上了,又快又方便,利率也很优惠。”
截至目前,在郑贤锋所在的大建村已有120多户农户受益于“惠农e贷”,获得了1600多万元信贷金额。与以往贷款不同,线上“惠农e贷”不需提供抵押物,最高可贷30万元,并可随借随还。“惠农e贷”是一款具有“新、快、准、信、简、惠”六大特点、服务于农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审批后可在农行掌银、网上银行和自助终端上自行申请用款,实现“秒”级审批,即时到账。
据了解,自2018年1月农行正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实施“一县一快农贷、一特色产业一快农贷”模式以来,农行福州分行将“惠农e贷”快速推广,覆盖到连江县鲍鱼、长乐市青山贡果、闽清县橄榄等福州特色农业产业中,有效缓解了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脱贫。
精准的定位以及简单快捷、纯线上的审批模式,让“惠农e贷”“俘获”了众多农户的“芳心”。截至2019年9月28日,农行福州分行“惠农e贷”余额30.72亿元,比年初增长17.14亿元,支持农户13781户。其中,特色产业“惠农e贷”投放户数6654户、余额8.24亿元,比年初增长2.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7亿元。“惠农e贷”已覆盖福州全市9个县(市、区)和20个特色农产业,实现了所有县域和主要特色产业全覆盖。
严把“三真六关”
描绘农户“信用画像”
以往,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机构往往通过抬高准入门槛和提高贷款成本来覆盖农户贷款风险,这就将很多潜在农户阻挡在外。
农行“惠农e贷”以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为主要客户,充分考虑了农户“小、散、多”的特点,通过严格产业准入、收集相关数据、科学设计授信模型,有效满足了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实现了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农行这个贷款利息只有4.7%,很优惠,随借随还的设计也非常符合鲍鱼养殖行业的资金周转特点,整个鲍鱼养殖周期大概是14至16个月左右,有的养殖户把半成品卖掉就回款了,有的则要等成品后再出售。”连江县黄岐镇大建村鲍鱼养殖户郑贤锋对农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称赞不已。
农行福州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惠农e贷”业务健康发展,他们坚持“三真”原则,即以产业农户为真主体,以符合行业需求的资金额度为真需求,以用于开展生产的资金用途为真用途,同时着力把好产业准入、授信模型、数据收集、白名单审核、贷款发放、贷后管理这“六道关口”,行内简称“三真六关”。
实现“三真”关键是要精准获取客户“白名单”。“惠农e贷”是一款“互联网+大数据”为核心的产品。农行福州分行依托互联网技术,从政府相关部门或第三方机构收集特色产业及关联农户的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每户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为农户进行“信用画像”,为贷款发放提供依据。
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对特色种植养殖业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也给“惠农e贷”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便利。例如,在连江县大建村,水域滩涂养殖证的颁发不仅彻底解决了鲍鱼养殖户合法养殖“身份”问题,也为众多像郑贤锋一样的养殖户申请“惠农e贷”增信加分。
推动“整村推进”
扩大金融服务半径
今年8月17日,农行闽清县支行与闽清县塔庄镇莲宅村举办了银村共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农行将通过在莲宅村整村推进“惠农e贷”产品、开展党建共建、举办“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等方式,构建起多层次的共建模式,全方位支持莲宅村发展。
在莲宅村,当地的村民大多以种植芋头、养殖鲫鱼和种植莲子为生,但种养殖业投入大、时间长、见效慢,且担保难、贷款难又是摆在农户面前的最大问题。而农行的“惠农e贷”“进村入户”,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莲宅村党支部书记林以煌成为“整村推进”模式的受益者之一。得益于农行“惠农e贷”乡村振兴带头人和综合经营模式,林以煌获得了农行10万元的信贷资金用于发展生产。
“乡村振兴带头人和综合经营模式,就是给群众基础好、带动群众致富能力强、口碑好的现任村两委成员、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以及乡村医生等群体提供贷款支持。”农行福州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
而在闽清县梅溪镇梅埔村,农行整村推进“惠农e贷”产品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惠农e贷”的普及,截至目前,农行闽清县支行已为梅埔村内400多户村民投放了3000多万元的资金,有效带动了该村“橄榄”品牌打造。“下一阶段,在支持‘橄榄’经济的同时,我们还将发动特色产业带头人、农户、新型职业农民等带动村民发展各种农业。”农行闽清县支行党委书记林美表示。
农行福州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整村推进”模式不仅扩大了农行的服务半径,也扩大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面,使更多“三农”群体可以享受到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接下来,农行福州分行还将进一步推进整村综合经营模式,用以支持乡村产业兴旺、促进乡村生活富裕、培养村民信用意识,从而推动银村共建,带动乡村经济和文化振兴。
推出“十项措施”
助力老区乡村振兴
福州罗源县,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人口27万,是福建省老区县之一。
近年来,农行罗源县支行以推广“一县一快农贷、一特色产业一快农贷”为抓手,以深化老区金融服务工作,全力助力乡村振兴。
去年夏季,因菇棚被台风吹损,影响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罗源县巾帼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銮英得到了农行的帮助,通过农行的“惠农e贷”,黄銮英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了一笔资金,快速恢复了生产。
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28日,农行罗源县支行“惠农e贷”授信金额3.55亿元,贷款余额3.23亿元,比年初增加1.57亿元,增幅94.71%;为老区村共授信2021户、2.05亿元,覆盖102个老区村,占全县134个老区村的76.1%。
近日,农行支持老区苏区发展又出“实招”。8月23日,农行福建省分行在龙岩市长汀县举办“助力乡村振兴深化老区苏区金融服务”发布会,推出深化老区苏区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十项措施”,以实际行动倾心、倾情、倾力支持老区苏区乡村振兴。
“我们将重点加大对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民生工程、民营和小微企业、红色文化项目等领域的支持,综合运用信用、保证、抵押、质押、政府增信等多样化担保方式,全方位满足多种融资需求,着力解决老区苏区担保难、融资难的问题。”农行福州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化老区苏区金融服务,是农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政治使命,农行福州分行将以实际行动倾心、倾情、倾力支持连江县、罗源县、闽侯县、永泰县等老区实现乡村振兴。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农行福州分行将以服务“三农”为使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总行互联网服务“三农”“一号工程”,深入践行普惠金融,着力强化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金融服务,不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三农”和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