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了2015年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百佳示范单位,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营业部不负众望,成为全国邮储系统内唯一一家上榜单位,并在福建银行业仅有的三席中抢占一席,为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赢得了荣誉,也为全省金融服务开启了崭新篇章。 摘得“百佳”桂冠,只是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用工匠精神打造客户满意银行的缩影。8年来,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认真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社区”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行动计划,积极融入“海丝”核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州新区建设大局,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添动力,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点赞与好评。 践行普惠金融 推进“造血”扶贫服务“三农” 万物始春,3月的赤溪村,一派生机盎然的模样:宽敞的道路,新修的楼房,往来的游客……到处洋溢着新生的希望,惊蛰刚过,就已经有村民开始下地播种耕作。不过,这一切在30年前的赤溪村民看来,是想都不敢想的。 曾经的赤溪民谣里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词:“昔日特困下山溪,山高路险鸟迹稀;早出挑柴换油盐,晚归家门日落西。”这就是三十年前的赤溪村真实写照——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如今,这个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的村庄,已经实现了从穷山村到小康村的幸福嬗变。 在这场扶贫攻坚持久战中,邮储银行的身影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没有邮储银行资金的帮助,我就不可能脱贫致富。”提起邮储银行,村民老王满脸感激之情,他说,他曾是当地贫困户之一,平日以种植西红柿为生活来源,生活较为拮据。 得知老王的情况后,邮储银行福鼎支行当即安排信贷员上门进行现场调查,并在短短3日内为老王发放了一组5万元的小额联保贷款,期限1年。而邮储银行开辟的这条扶贫贷款绿色通道,从调查、审查、审批到放款,整个流程仅3天。有了这笔“及时雨”资金,老王的创业问题顺利解决。很快,老王就购买了新的西红柿苗株及相关种植设备、肥料,成功扩大种植面积。 其实,赤溪村只不过是邮储银行打造精准扶贫“样板”之一。近年来,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工作要求,按照总行与国务院扶贫办签订的金融扶贫合作战略协议,坚持扶贫工作与普惠金融有效结合,积极对接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通过信贷支农、创新利农、知识惠农等方式,全力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形成一套具有邮储银行特色的金融扶贫模式。 8年的普惠金融之路,承载着邮储人满满的“三农”情。一直以来,对讲信用、会经营的贫困农户,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在信贷额度、贷款利率、放款速度等方面给予倾斜,适当提高资产质量容忍度,通过适度宽松的考核政策,提高市、县分支行对贫困地区扶贫惠农工作的积极性。积极搭建扶贫合作平台,与当地财政、人保、农业、林业、计生和扶贫办开展联系合作,签订涉农合作协议,为分支行开展扶贫工作提供了良好环境。 此外,邮储银行还针对偏远农村地区农户个人信息档案不完整、信用评估难的特点,以赤溪村为示范,大力推进“信用农场”“信用合作社”“信用村”“信用乡镇”和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开发了扶贫贴息贷款、三农小额担保贷款、家庭农场贷款等新产品,有效破解农村贷款难问题,打通惠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作为普惠金融事业的推动者和引领者,邮储银行已然在普惠金融道路上越走越宽。2月22日,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与福建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签署金融扶贫合作框架协议,瞄准省内23个重点县和37个非重点县的扶贫开发对象,力争3年内完成有需求的贫困户评级授信工作,授信总额达20亿元,扶贫小额信贷规模达10亿元,初步建成全方位覆盖贫困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普惠金融体系,在扶贫工作将再次踏上新的征程。 坚持工匠精神 打造百姓满意银行 走进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营业部,迎接您的是热情的问候和周到的服务。“从一进门开始,到办完事,都有人在跟,邮储客户经理会详尽地给你介绍每个环节,不仅细节周到,服务很好,效率还特别高。”在营业部办理完业务的盲人陈女士竖起大拇指夸奖说,邮储银行服务有“过人之处”。 这种“过人之处”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开通了残疾人通道、求助电话,提供盲文密码器、助盲卡、放大镜、轮椅等设施,制作了全省第一本盲文常用收费标准,以保障特殊群体享受到更加周到的服务体验;大力推进金融服务电子化、互联网化,在网点布局上完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自助发卡机、自助填单机等智能体验,解决客户排队等候、填单繁琐等困扰,实现多渠道便捷的服务;每月的服务自查、季度评价、年度总结;定期聘请专业的礼仪老师进行服务礼仪培训,并制作“服务礼仪手册”供全省借鉴学习。 正是这种对细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邮储银行在全国首届青运会期间,获得来自全国各地嘉宾的“点赞”。“每一个邮储网点,都是向全国人民展示福建文明的窗口,每一个邮储员工的微笑,都是福建形象最美的呈现,而每一次令客户满意的服务,都是邮储银行为青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的最好支持。”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有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银行业千佳示范单位”、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银行业百佳创建奖”、“银行业五星级示范网点”……2016年伊始,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再次传来喜讯,该行营业部成功夺得银行业最高荣誉“百佳”示范单位,这也是邮储银行打造客户满意银行的又一佐证。 支持供给侧改革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12月9日,邮储银行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实现了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单一股东向股权多元化的成功迈进。站在新的起点上,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紧紧抓住福建产业升级和“双创”的大趋势,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为三农、小微企业等提供专业、高效、全面的金融服务。 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积极响应中央及省委省政府供给侧改革要求,一方面,在信贷政策及金融服务上,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垄断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朝阳性产业、高新产业和现代农业八大领域,积极支持“大交通、大电力、大城建、大农业、大制造、大健康”六大细分产业。积极培育消费金融、贸易融资等新兴领域的增长点。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稳健、差异化支持民营与中型企业授信。 从创新金融产品、升级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等维度,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设计开发了电商贷、个人渔船抵押贷款、网具指标质押贷款、法人在建远洋渔船抵押贷款等多个业务品种以及额度可循环支用的贷款使用模式和灵活的还款方式,全方位满足了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浪潮席卷全国,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着力先行先试,率先在全国开展小额移动金融创新试点。客户经理仅需一台移动智能终端,就可在家中完成现场调查、实地拍照、建档等信息录入采集工作,并通网络完成后台实时审批,基本可实现2天内放款。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通过移动展业共受理小额贷款2950笔、金额2.5亿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今年首次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以邮储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正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服务“三农”方面,结合福建农村经济特点,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以小额贷款为抓手,重点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支行建设,加强三农贷款产品创新工作,不断创新三农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进一步延伸服务“三农”的广度和深度。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邮储银行19家特色支行共发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小额贷款2800多笔、金额6.7亿元。全行涉农贷款余额282.61亿元,比年初增加41.13亿元,增长17.30%,其中小额贷款新增7.27亿元、结余64.49亿元,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邮储银行系统前列。 化解产能过剩是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义。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将严控“两高一剩”行业闸门,主动退出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以及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方向的企业。在小微企业服务方面严禁准入房地产行业、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等高风险行业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