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稠州商业银行福州分行:市场银行 小微金融 特色服务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福州分行小微金融服务经验报道
2015年10月8日 08:48:32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是一家发源于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的现代化城市商业银行,前身为义乌稠州城市信用社。2006年8月,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改建为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走上了“民有、民营、服务中小”的发展道路。改建以来,全行加快金融创新,强化特色经营,始终坚持“支持中小、服务个私”的定位,形成了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小微金融服务特色。随着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经营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开设分支机构110余家,并发起设立了9家村镇银行,机构网点遍及上海、浙江、江苏、福建、重庆、广东、江西、四川、云南等全国9省(直辖市),成为全国少数实现跨省经营的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之一。
福州分行于2010年3月底开业,目前共有分行营业部、台江支行、鼓楼支行、福清支行、连江支行、长乐支行、闽清支行和连江琯头支行8个对外营业机构,5年多来致力于做小微企业和市场商户的商贸金融伙伴,遵循“依托市场、跟随市场、服务市场”的思路,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获客展业模式、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积极支小扶微、助市兴商,逐步成为在福建省具有一定知名度、市场银行定位清晰、小微业务品牌突出的城市商业银行。
小微产品标准化——“三卡三贷两功能”
近年来,浙江稠州商业银行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综合金融服务”的原则,大力开展小微标准化产品研发创新,加快小微金融产品整合和功能重塑。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和客户需求先后开发出“融易卡”、“惠金卡”、“益农卡”、“市民贷”、“白领贷”、“村民贷”、“三权”抵押等新产品,初步形成了以“三卡三贷两功能”(循环功能、积数功能)为主体的小微零售产品体系,推进标准化、特色化的小微产品体系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针对经营性小微客户开发出集结算、纯信用融资、理财等多项综合金融服务于一体的标准化、无纸化产品——“融易卡”:最高可循环授信50万元,循环额度期限最长为5年,长短结合、随借随还、动态调息,有效满足了小微客户的融资、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需求。
今年5月,“融易卡”在《银行家》杂志主办的“2015中国金融创新论坛及颁奖典礼”上,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荣获零售业务“十佳金融产品创新奖”。
展业模式网格化——“一图三表”
2014年以来,福州分行积极落实经营转型,引导基层网点以客户为中心,树立规划先行、精准营销的经营理念,从市场细分策略、营销流程建设、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构建网点辐射区域内的业务营销拓展网络,按照“四定”原则(定时、定域、定人、定量),开展“一图三表”小微展业营销模式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据了解“一图三表”业务模式的创新旨在通过实施区域市场网格化营销,实现市场锁定化、客户经理责任化、营销持续化、获客批量化,推动小微零售营销向“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转型,逐步实现“一升一降”:即提升获客和销售能力,降低获客和客户经营的单位成本。目前,“一图三表、网格发展”和专业市场业务相结合的模式已成为体现福州分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色的重要战略模式。
小微业务队伍建设——专业化
根据展业模式的变化,福州分行扎实推进客户经理队伍组织体系的调整,有重点、分步骤开展小微队伍专业化建设工作。一是以平稳过渡为基础,积极稳妥进行公司业务队伍、小微业务队伍的划分,实现专业化分工。目前已完成队伍划分工作,小微业务营销人员占全行客户经理的比重超过70%;二是调整人员结构,充实营销队伍,在原有营销队伍的基础上,完成小微营销队伍、产品经理队伍、小微支行行长(团队长)三支队伍的专业化培训,单独组建小微审批队伍;三是贯彻落实人才强行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小微“千人计划”项目,做好人才储备。通过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升小微业务效率和专业化竞争优势。
展业获客——移动化
随着福州分行移动厅堂营销模式的创新上线,使得客户经理与柜员系统协同外出,高效批量获客成为可能,机构可在应对不同场景时,分别开展客户经理展业平台独自作业、E市通营销终端批量作业、厅堂营销联合作业等三种移动营销模式。通过不断的实践反馈和优化,福州分行各移动获客平台也日趋完善。
一是E市通移动营销系统全面推行开户、签约免填单化,进一步提升了移动营销终端的办理效率;二是通过移动展业开卡二次改造,进一步简化流程,在操作效率、客户体验、风险控制等环节得到提升;三是加快推进上线移动审批模块上线,全面支持手机与PAD端的信贷审批,提升获客效率,缩短信贷审批时限。通过积极构建“移动展业+E市通移动柜员+厅堂营销”三种营销模式,移动营销灵活多变,展业获客移动化取得积极进展。2015年以来,移动营销逐渐成为日常业务拓展的常态,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