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金改: 将“好牌”打成“好局”
2015年8月19日 11:26:07
来源:福建日报 产经周刊
2013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全国第三个金融改革综合实验区——泉州市正式启动运行。如今,2年多过去了,泉州金改之路越走越宽。日前,央行发布《201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五次为泉州金改“点赞”。
温州金改的亮点在于民间融资“阳光化”与鼓励境外直接投资,珠三角金改旨在探索国际金融之路,国家第三个获批的金改区——泉州的突围之路又是什么?
亮点一:
积极融入全国金改模式
上月27日,中国银行泉州分行通过与台湾兆丰国际商业银行合作,为泉州一企业发放了首笔380万元的泉台跨境人民币贷款。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正式对外发布《泉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展泉台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管理办法》,标志着泉台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正式启动。
短短半个月时间,就有台北富邦银行、兆丰国际商业银行、华南商业银行与4家泉州企业达成授信意向,贷款年利率在3.7%-4.5%之间,打开了泉企利用台湾低成本资金的通道,泉台金融合作取得新的突破。
承接并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积极融入管过金改模式,这是泉州金改取得重大突破的亮点之一。
亮点二:
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模式
泉州金改的着力点在小微企业,着重点在小微企业,突破口也在小微企业。可以说,破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就牵住了金改的牛鼻子。为此,泉州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先行先试,探索出多个“率先”的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模式:
在全省率先出台《民间融资管理暂行规定》,促进民间融资规范化、阳光化,有效打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的通道。
在全国率先建成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后,目前已导入13万多家中小微企业的基础信息数据500多万条,并具备数据批量导入、分类查询、集中展示等功能,有效打通银行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对接通道,破解银企之间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石狮市设立全国首个县级金融公共服务平台,集社会信用信息、民间融资登记、中小微企业融资推介、产业金融对接等功能为一体,向社会提供常态化、一站式金融公共服务……
在《2014年福建省金融运行报告》中5处提及泉州金改工作,并肯定泉州市设立小微企业贷款增信基金,成立小微企业助保贷平台,推出“无间贷”和无还本续贷等金融产品,开展内保外贷业务等多项工作。
亮点三:
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模式
近日,通过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撮合”,泉州晋江经营一家鞋服企业的陈先生近日获得了80万元民间融资。该项融资以房屋为抵押,月利率在1.5%,借贷关系登记在案。
针对民间融资活跃、金额庞大但缺乏有效监管等情况,泉州晋江探索成立了我省首家民间借贷登记中心,它被寄望于破解民间借贷危机、重建社会信用的一大利器。
目前,泉州形成晋江市“企业主导、政府扶持”和石狮市“政府主导”两种民间融资登记模式,自开业以来至2014年底,共办理民间借贷登记1207笔30.5亿元。
据悉,未来,泉州金改将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建设实体金融服务体系),加强政、司、银、企互动,打通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两个通道”,统筹推进“三个层次”(中心市区、沿海县市区和山区县层次),力争取得设立民营银行试点、发展互联网金融等“六大突破和进展”,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