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去年年底开始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已经持续了9个月左右。北京五道口老公房凭借地段与学区优势,上升到每平方米10万元,成为标志性事件。 从做空大师美国的查诺斯到中国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都发出警告:楼市存在明显泡沫,且可能失控而破裂。 这轮房价上升是在限购、限贷的背景下进行的,与以往的房地产上升有了截然不同的含义。 此轮房地产上升说明通胀压力上升,虽然未必体现在CPI数据中。 刚性需求出手是个典型的标志。无论是房价快速上升的一线城市,还是其他热点城市,在房贷结构中,首次房贷占据了一半甚至80%以上的比重,100平米左右的自住房与首套房贷,是衡量房地产是投资还是自住的主要指标。 如果说以往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主要是高收入阶层投资所需,那么,这次房价上升则是中低收入阶层意识到未来通胀上升的风险集中购房的结果。 2011年受制于房地产调控交易量下行,刚性需求者进入观望期,随着房价上升、货币发行量上升,刚性需求者着急入市,触发了此轮房地产交易量的暴发式上涨。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交易者为了规避税收风险。虽然各地尚未出台国五条的细则,但严格按照差价征收20%所得税,以及未来可能扩大房产税试点,意味着未来的交易与持有成本将上升。 交易者最理性的反映就是及时交易,以免除税收上升的后患。这与汽车税收优惠政策等异曲同工,消费者往往赶在优惠期限内购车,出现交易量的爆发式增长,当优惠政策到期后,汽车销售就会进入低迷期,从美国到中国无不如此。 不要看现在房地产交易中心的交易额是平常的3倍以上,有工作人员忙到休克,如果中国房产税政策靴子落地,就会进入房产交易的低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