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召开2025年三季度福建省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三季度,福建省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截至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91万亿元,同比增长2.86%,当年新增2812.97亿元;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97万亿元,同比增长8.73%,当年新增5375.41亿元。

从企业贷款投向行业看,第一产业贷款快速增长。9月末,第一产业贷款余额722.81亿元,同比增长19.30%,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44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增长态势稳健。9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1.10万亿元,同比增长9.6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7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9.8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01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持续高速增长。9月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增长47.74%,当年新增115.09亿元,同比多增52.07亿元。房地产业贷款稳中有进。9月末,房地产业贷款同比增长4.57%,当年新增162.26亿元,同比多增138.33亿元。

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也在不断深入提升。围绕科技领域、绿色发展、普惠领域、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全省金融机构主动发力、积极作为,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强化金融资源配置。9月末,福建省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3.71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4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0.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约7.3个百分点。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9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同比增长7.51%,获贷企业数超3万户;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581.24亿元,同比增长23.31%。福建省在银行间市场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09亿元,发行规模位居全国第7,实现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发行全覆盖。绿色金融助力生态福建建设。会同省林业局深入实施林票制度2.0改革,9月末,全省涉林贷款余额1749亿元,惠及林业经营主体44.1万户。全省绿色贷款余额1.3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6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9.05个百分点。普惠金融精准滴灌实体经济。9月末,全省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5406.36亿元,当年新增562.32亿元,惠及产业链上企业3.69万家。在政策带动下,9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1.66万亿元、1.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1%、5.10%,分别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05、2.24个百分点。养老金融聚焦银发经济需求。9月末,全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61.27亿元,同比增长58.49%。数字金融激发数智升级引擎。截至9月末,全省累计开立数字钱包1278.89万个,交易金额5870.78亿元。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促成贷款1014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2.64万家。

另据了解,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还通过持续深化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加力推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改革、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优化金融外汇特色服务、稳慎扎实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等举措,稳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积极支持福建稳外贸、稳外资。记者关注到,外汇局福建省分局持续深化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截至9月末,福州、厦门、泉州等试点地区累计为1150家优质企业办理贸易项下高水平试点业务33.6万笔、730.1亿美元,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近四分之一,涉外企业跨境资金收付更便捷;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可免登记、非金融企业借用外债及境外上市登记可由银行直接办理,已办理业务超130亿美元,企业跨境投融资效率进一步提升。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方面,1至9月,全省跨境人民币收支金额9508.1亿元,居全国第七位;新增跨境人民币“首办户”2661家,金额183.8亿元,跨境人民币业务进一步扩面提质;与RCEP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1271.3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对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结算增长明显。锂电新能源产业贸易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超过500亿元。跨境人民币业务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中的运用持续扩大。

 通讯员  刘凡

责任编辑:王怡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