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然而,受制于信息不对称、抵押物不足、抗风险能力弱等结构性因素,部分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题。自2024年10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相关部门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以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分行(以下简称为“农行福州分行”)以积极主动、深度融入、务求实效、防控风险的原则,全面开展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相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25年9月末,农行福州分行累计授信户数2.5万户、累计授信金额384.1亿元、累计放款户数2.5万户、累计放款金额420.65亿元,均居当地同业首位。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农行福州分行依托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精准对接企业和个人融资需求,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经济“毛细血管”的生动实践。
科创企业迎来“及时雨”
“为助力优质科技型企业在初创阶段突破资金瓶颈,我们携手科创金融服务基地,深入调研伟亿科技有限公司,量身定制‘一对一’专场融资对接会,以企业实际需求精准匹配企业融资方案。”农行福州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推动下,农行福州分行创新建立企业名单筛选模型,开展清单制对接,农行福州闽侯高新区支行主动上门,为伟亿科技提供“零距离”金融服务。在深入调研企业的技术优势、市场前景和资金需求后,为企业匹配了适合的融资方案。
“服务不止于资金支持。”农行福州闽侯高新区支行行长林淼表示,后续,服务团队还将定期回访伟亿科技,提供政策解读、融资规划、财务结算等增值服务,实时跟进企业发展中的金融需求。
解决外贸企业燃眉之急
外贸企业是福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国际市场需求波动、结算周期长等因素影响,外贸企业常常面临融资难题。
2025年初,台江区重点外贸企业海山兄弟公司接到一批海外订单,急需采购原材料组织生产。然而,外贸业务特有的结算方式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传统贷款审批流程又无法满足其紧急用款需求。
获悉海山兄弟的融资需求后,农行福州台江支行普惠金融服务团队立刻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为其发放流动资金贷款998万元,及时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这笔贷款也成为农行福州分行通过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的首笔外贸企业贷款。
“海山兄弟只是我们服务外贸企业的一个缩影。”农行福州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负责人王总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外贸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营销力度,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到实处。”
创新产品满足差异化需求
轻资产、缺抵押,是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路上的“老大难”。传统金融服务依赖抵质押物的模式,往往让手握技术、有市场前景却无厂房、土地等传统抵押物的小微企业“望贷兴叹”。而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下,多方协同发力,为破解这一困境提供有效路径。
福州闽波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主营光学玻璃制造,因临时接到下游大额追加订单,且此前租赁装修新厂房投入大,流动资金需求增大。“过去我们这种轻资产科技企业贷款很难,要么审批周期长,要么要求抵押。”企业负责人涂总坦言。
在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过程中,农行福州晋安塔头支行了解到该企业面临的资金难题,向其推荐新上线的信贷产品“科捷贷”,基于公司数据资产和专利优势,为其提供了500万元纯信用贷款。从需求对接到资金落地,仅用一周时间,有效解决了科技型小微企业轻资产、研发周期长导致的融资难、融资慢问题。
持续优化服务生态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围绕‘六个干’工作打法,继续扎实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坚持靠前站位、高标引领,始终走在前、作表率,充分发挥国有大行的主力军作用。”农行福州分行副行长黄钧铭表示,随着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不断走深走实,农行福州分行将继续加强走访,加强银政沟通协调,将信贷资源投放到真正需要的小微企业,支持真企业、真经营、真用途,坚持长期可持续经营,把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当成一项长期性工作扎实推进。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在福州这片热土上,农行福州分行正凭借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东风,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经济的“毛细血管”,为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随着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进一步深化与完善,福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有望持续优化,为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责任编辑:郑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