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州日报 福州金融业正式迎来“自贸区时代”。 4月21日,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正式揭牌。中行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分行、兴业银行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分行、福建海峡银行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分行现场获颁证照,建行、农行等9家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支行也正式揭牌。 自贸区属于“国家试验田”。在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和福州片区实施方案中,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成为重点之一,包括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拓展金融服务功能、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等。 自贸魅力:12家中资银行抢滩入驻 千万不要低估金融“大咖”们对自贸区的热情,在榕金融机构对自贸区的“抢滩大战”早已展开。 今年2月,农行、工行、邮储等在榕12家中资银行申请获批更名为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分)支行,其中中行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分行、兴业银行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分行等原属支行级别,申请升格为分行级别。 2月28日和4月9日,建行福州城东支行、兴业银行福州分行分别与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表示将发挥各自优势,支持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建设,并通过重点推进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等产品创新,为区内企业提供多功能、集团化服务。 俗话说,筑巢引凤。这31.26平方公里的土地,到底魅力何在? “自贸区的设立,对金融行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福建师范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黄茂兴表示。首先,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度更高,自贸区通过全面放开市场准入、放宽经营许可范围,实行公平竞争,将吸引境内外更多资本参与到金融业的经营当中。其次,跨境金融服务功能将更加完善,金融创新机制更灵活,这也是吸引金融行业的关键所在。 先行先试:服务自贸区“各展神通” 如果说,自贸区的设立为金融自由化提供了一块试验田,那么福州金融业者们就是这块田地里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之一。 今年初,中国建设银行海峡两岸跨境金融中心落户福州,负责海峡两岸本外币跨境业务的全面合作和交流工作,以利于更好地服务两岸经贸往来。 4月21日,中行福建省分行全辖14家经营机构共为89家自贸区内主体企业办理了109笔首发业务,累计金额达4.71亿元,业务品种涵盖进出口结算、资本金意愿结汇、跨境借款、境外放款等。中行福建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行还专门设计了“自贸平行通宝”产品,通过将库存车辆进行第三方质押监管的创新担保方式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有效解决了平行进口车企担保抵押物不足的问题。 同日,农行福建省分行营业部与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家重点企业签订自贸区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将为企业提供跨境借款、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业务,以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平台。 借助自贸区机遇,工行福建省分行营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部将通过提供全球化综合化金融服务、探索研发自贸区专属产品、为自贸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组建专营团队支持自贸区业务发展等方式,积极参与自贸区建设。 除了中资银行外,在榕外资银行也“不甘落后”。日前,渣打银行在福州成功协助自贸区内的企业友达贸易(福州)有限公司完成其对台湾母公司全兴国际水产集团的一笔人民币跨境支付。这是自贸区揭牌后渣打银行的第一笔台商企业人民币跨境支付。同时,该行还获得了两项人民币跨境双向资金池业务委任。 福州实力:金融集聚效应辐射自贸区 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的定位之一,就是建设成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改革创新任重而道远,福州有何优势? 福州是省会中心城市,具有金融体量大、层次高、机构多等特点和优势,这将为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务。来自市金融办数据显示,福州汇聚了全部的省级金融监管机构和大部分省级金融机构,截至2014年末,全市共有53家银行机构(含筹建4家),保险公司主体52家,证券营业部共99家。 “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使福州在金融行政资源、信贷审批权限、业务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海西区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市金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积极谋划建设的海西现代金融中心主要发展载体——海峡金融商务区已粗具规模,入驻项目达到29个,包括招商银行等13家金融机构落地实施,以及台湾合作金库银行等9家金融机构开业运营。 “对台”是福州片区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日前,省政府颁布《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提出研究探索自贸区金融服务业对台资进一步开放,降低台资金融机构准入和业务门槛;支持在自贸区设立两岸合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已入驻福州的台湾合作金库银行福州分行、彰化银行福州分行、富邦金融、君龙人寿等台资金融机构为起点,两岸金融交流合作将在自贸区背景下快速、良好发展。 (记者 福州日报陈为潮丽雯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