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银行业十大亮点
2015年2月25日 15:06:42
2014年,福建银行业风起云涌,建树颇多:全省银行业资产总额突破五万亿元、台资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实现“零突破”、社区银行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一年来,福建银监局引领辖区银行业深化改革,优化金融服务,有效防控风险,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借此契机,本刊记者采访了福建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解读2014年福建银行业十大亮点。
一年来,福建银监局引领辖区银行业深化改革,优化金融服务,有效防控风险,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借此契机,本刊记者采访了福建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解读2014年福建银行业十大亮点。
来源:海峡金融网
2014年,福建银监局引领辖区银行业深化银行业改革,优化金融服务,有效防控风险,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亮点一:资产总额突破五万亿 存贷款突破三万亿
2014年,福建银行业规模稳步增长,资产总额突破五万亿元,至2014年末达到5.9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存贷款平稳增长,均突破三万亿元。至2014年末,福建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3.0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9%;各项贷款余额3.0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8%。
亮点二:台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零突破”
2014年,福建银监局“引银入闽”工程实现重大突破,引进了台湾合作金库银行、华南银行、彰化银行,以及汇丰银行、渤海银行等境内外金融机构到福建设立分行;兴业消费金融公司顺利开业;获准筹建七匹狼集团财务公司。引进外资银行数量为历年之最,尤其是实现了台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在福建全省“零的突破”。加快村镇银行组建步伐,全年共组建村镇银行13家,已获银监会备案批复组建规划的村镇银行达到55家,覆盖全省90%的县域。
亮点三:社区银行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2014年,福建银监局引导辖区中小商业银行按照“持牌经营、有限功能、风险可控、成本可算、错时服务”的组建模式,加快发展社区支行。2014年共组建社区支行140家,目前,辖区社区支行累计达225家。据统计,辖内社区支行平均开业175天,晚间客流量占比达40%;网均金融资产余额7898万元,中老年客户贡献度超过70%,个人户均金融资产约为传统支行的4倍,深受居民欢迎。
亮点四:为福建重点项目提供融资1312亿元
2014年,福建银监局会同福建省发改委召开2场重点项目融资对接会,在宁德、漳州等地召开银行与项目业主座谈会,搭建资金供求对接平台,帮助协调解决融资问题。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抓产业兴龙头”的部署,引导辖内银行业机构助力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和重点项目建设,2014年通过信贷和非信贷渠道为我省重点项目提供融资1312亿元,同比增加340亿元。
亮点五:小微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成效初显
2014年,福建银监局继续加快打造省、市、县三级小微企业信息体系。在省级层面,指导福建省银行业协会上线了小微企业金融产品查询平台,覆盖辖区2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128个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产品(系列),进一步增强银行金融产品信息透明度。在市级层面,协助泉州市政府建成泉州市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整合导入13万多家中小微企业、近500万条涉及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基础信息数据,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县级层面,指导龙岩银监分局联合连城县政府建设县域金融与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目前连城县信息平台已将连城县具备贷款主体资格的1754家小微企业全部纳入,整合政府13个职能部门信息,已有166家小微企业通过平台成功对接贷款9.7亿元。2014年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8492.28亿元,比年初增加1163.31亿元,同比多增121.47亿元;同比增长15.9%,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实现了“两个不低于”目标。
亮点六:涉农贷款连续七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
福建银监局引导银行业机构重点结合福建山海资源优势,推动完善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产权流转、评估、风险分担机制,大力推广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等“四权”抵押贷款业务,全辖创新农村金融产品101种。林权、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等持续走在全国前列,贷款余额分别达78.67亿元和81.65亿元。至2014年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10140.82亿元,比年初增加1590.86亿元,同比多增239.78亿元;同比增长19%,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3.25个百分点,涉农贷款连续七年实现“两个不低于”。
亮点七:出台银行业绿色信贷工作指导意见
2014年福建银监局认真贯彻落实2013年全国绿色信贷会议精神,研究制定《辖区银行业机构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产能过剩的实施意见》和《辖区银行业机构支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推进绿色信贷工作的指导意见》,引导银行业机构大力支持福建省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辖内银行业机构在贷款三查、贷款定价和经济资本分配等方面采取有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实行环境和社会风险一票否决制。对存在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授信客户应暂停新增授信、并要求客户进行整改,实行名单制管理。
亮点八: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2014年,福建银监局成立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处,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理顺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组织对12家银行业机构开展服务收费专项检查,共查纠不规范、质价不符收费4.28万笔、3038万元。督导银行业机构加强服务收费管理,先后取消收费项目672项,精简收费项目290项,降低收费标准222项。
亮点九:银团合作实现全省县域全覆盖
2014年,福建银监局联合团省委积极整合银行业资源和团组织资源,进一步巩固和推广福建省首创的“银团合作”模式。启动第四批挂职工作,从27个银行业机构遴选118位青年干部分赴省、市、县89个团组织挂职,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挂”和全省县域全覆盖。积极推动送金融知识下乡和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等工作。福建“银团合作”先行先试的实践获得团中央和中央金融团工委领导的充分肯定,“银团合作”福建模式已在全国7个省300多个县试点推广。
亮点十:辖区银行业继续保持安全稳健运行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下,福建银监局强化了信用风险防控,督促指导银行业通过清收、转让、重组、核销等多种方式,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2014年共处置不良贷款393亿元,是2013年的4.5倍。制定《2014年福建银行业机构案件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组织银行业机构开展案防全面自查和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基层营业机构覆盖面达100%。组织开展风险排查,引导合规经营,防范外部风险向银行业传染。辖区银行业机构风险总体可控,继续保持安全稳健运行。(福州日报 陈为潮 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