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金融办俞敏:自贸区建设需要五种思维
2015年1月23日 09:52:49
来源:福州日报
1月5日至9日,我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在复旦大学举办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专题培训班的学习。本次学习让我对建设自由贸易区的背景和内在含义有了新的认识,对中央加快布局自由贸易区战略及今后发展趋势有了新的了解,对指导自己开展下一步的自由贸易区工作大有裨益。我认为,在参与自贸区建设中,要建立五种思维。
一是全球思维。当今,全球早已无可逆转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经贸、文化、环境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竞合”关系,带来的必然是全球治理的重构。在这大变革的时期,自由贸易区战略首先是我们融入全球化,参与全球化,谋求在全球化治理架构中更重要更突出地位的尝试之一。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树立全球思维,以全球标准为工作目标。
二是战略思维。建设自贸区,是国家主动适应国际经贸关系变化作出的战略性部署。为此,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自贸区,推动自贸区的工作。自贸区不仅仅是为了加速地方经济发展而简单地划出一块区域,而是探索如何适应新的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不仅仅是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重复走投资拉动的老路,而是研究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服务体系、构建良好环境;不仅仅是为了企业发展,而是研究如何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三是服务思维。自由贸易区任务在于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从前置审批转向“负面清单”管理,这是对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将对政府运行方式造成深远的影响。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作人员,都面临着“改不改、改哪里、怎么改”的问题。首先需要突破的就是观念,要坚持问题导向和服务导向,切实把思维从“重审批”转向“重监管”,从“讲管理”转向“讲服务”,从“管事务”转向“管风险”,在把住风险底线的同时,减少对具体经济事务和过程的干预,切实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四是前瞻思维。在互联网和数字时代,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每天都在上演崛起和颠覆的故事,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大趋势下常常有着出人意料的演进方式。发展自贸区,同样要加强前瞻研究,与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经济效率结合起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全面的改造和升级,不断提升附加值,进占“微笑曲线”的两端,布局产业链高端。
五是求是思维。一切工作的基础在于脚踏实地,从自身实际出发,以资源禀赋为依托,寻求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可能解,全球自由贸易区概莫能外。为此,探索我们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同样需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全面考虑资源条件、地理环境、产业结构、人文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寻求突破方向。(福州市金融办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