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财政部公布2025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自4月24日启动。首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为20年,按半年付息。
具体来看,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共将发行21期,其中,20年6期、30年12期、50年3期。具体发行金额尚未公布,均按半年付息。最后一期10月10日发行,期限为30年。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发布研报表示,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利于稳增长、稳投资、促消费,为顺利实现5%的经济增速目标提供有力支持,并进一步优化政府部门债务结构、降低宏观债务成本。
据财政部负责人早前透露,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有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资金额较去年增加1倍,首批810亿元已于1月初下达。在各方努力下,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约134万辆,家电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和36%;6000元以下手机市场销量约3300万台,销售额约860亿元,周均销量、销售额分别较补贴前一周增长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