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罗源县作为畲族人民主要聚居地之一,也是畲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这片充满民族风情的土地上,农业银行罗源支行积极行动,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积极探索“金融+文化”融合发展路径,将金融服务与畲族文化深度融合,助力当地经济兴、百姓生活好。截至目前,该行已信贷支持畲族农户近200户,金额超5000万元。

 

(农行工作人员向畲族群众解金融知识。张婷/摄)

欢庆畲族三月三,金融知识进畲乡

3月28日,罗源县白塔乡旺岩村举办畲族“三月三”传统盛会。活动现场,畲乡儿女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农业银行罗源支行派出宣传小分队,在盛会现场设立宣传点,开展“青春山海情 消保我先行”为主题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精心制作的漫画手册,生动形象地向现场群众讲解各类金融知识。同时,认真倾听群众在金融方面遇到的难题,为他们答疑解惑,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信贷政策,提升金融素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农业银行罗源支行在罗源县白塔乡旺岩村开展以“青春山海情 消保我先行”为主题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张婷/摄)

金融文化相融合,网点尽显民族风

 
 

(农业银行罗源支行网点融入畲族文化元素)

在罗源这片山海交融的土地上,农业银行罗源支行创新推进网点文化场景化建设,将地域文化与金融场景深度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畲风茶韵”主题网点。在厅堂设计中,特别开辟“茶香品鉴区”,以福建传统茶道文化为灵感,为客户营造“一壶清茶话桑麻”的闲适氛围。同时,还创新性地将畲族非遗元素融入服务细节,在显眼位置设置“畲族特色艺术贵金属展示柜”,并打造“畲乡风情卡展示柜”,将民族图案与现代金融产品有机结合。

农行福州罗源支行营业部负责人李晓丹介绍,将畲族文化元素融入金融服务场景,不仅让客户在业务办理中感受“家的温馨”,还能以金融为纽带搭建起民族文化传承的桥梁,实现了地方特色与服务体验的双赢。

金融活水润非遗 助力畲医药传承

 

(农业银行罗源支行工作人员指导尤先生和雷女士线上办理业务。)

畲医畲药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为适应生活环境和保障自身健康而探索创造出来的传统医学瑰宝。2008年,畲医畲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尤先生和雷女士夫妇,是省级非遗“畲药锤板拍打疗法”的第四代传承人。为了发扬锤板拍打疗法的技艺,夫妻二人积极创新非遗文化传承路径,连锁网点辐射福州、宁德、泉州等地区。

农业银行罗源支行针对其各网点经营所需流动资金的现状,量身定制“惠农e贷—畲e贷”产品,发放了纯信用贷款30万元,为项目传承和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

农行福州罗源支行个贷中心负责人林舒欣介绍,“畲e贷”是罗源县委统战部联合农业银行罗源支行推出的产品,主要针对从事种植、畲医、畲药、非遗文化等畲族相关产业的农户发放,一次授信三年有效,随借随还,不仅能使用灵活,融资成本也更低。”

畲乡间显真情,送“贷”上门春耕行

 

(农业银行罗源支行客户经理上山查看树木长势)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春耕备耕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为助力畲乡农业生产顺利开展,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农业银行罗源支行迅速行动,组织金融服务专员深入畲乡的田间地头,开展送“贷”上门服务。

“谢谢农行的贷款支持,解决了我树苗采购的资金缺口,看见现在的长势,非常高兴!”农行工作人员在田间与畲乡农户钟先生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金融需求。

针对春耕备耕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农业银行罗源支行精准匹配“惠农e贷”等特色信贷产品,简化贷款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同时,积极推广“掌上银行”等线上服务平台,农户只需通过手机操作,就能足不出户享受贷款申请、支付结算、信息查询等一站式金融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户。

近年来,农业银行罗源支行在服务畲乡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将金融服务与畲族文化紧密相连,不仅满足了畲族群众的金融需求,还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下一步,农业银行罗源支行将继续深耕畲乡,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畲乡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郑晓昭、彭佳铭、郑宇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