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金融网

巧识非法金融广告 守护“钱袋子”安全

2020年9月18日 下午4:07

“XX产品,年化收益率20%,保本!保收益!”单位附近某家金融公司新开业,陈女士被高收益保本理财的信息吸引,没挡住高息诱惑,将50万元积蓄全部转到该公司购买了保本高收益理财产品,最终50万元血本无归。

识别非法金融广告,保护自身资金安全。金融广告活动与市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一些不法分子瞄准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平台投放非法金融广告,夸大或者片面宣传金融广告,误导金融消费者购买不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造成金融消费者的资金受损。在榕银行提醒广大市民,要不断提升自身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识别能力,远离非法金融广告,守住“钱袋子”。

5招辨别非法金融广告

您知道吗?那些没有被打上“广告”标识、没有提示风险、夸大或者片面宣传的金融广告,都属违法。要想自己的“钱袋子”不受损害,炼就一双正确识别非法金融广告的“慧眼”是关键。

第1招,可辨别金融广告主体是否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金融广告的内容要与所取得的金融业务资质在形式和实质上保持一致。

第2招,可辨别金融广告是否对金融产品或服务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承担的风险责任有合理提示或警示,如标明“投资有风险”字样等。

第3招,可辨别金融广告是否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未来效果、收益或者与其相关的情况违规作出保证性承诺,明示或者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如投资理财类金融产品宣传“本金无忧”等。

第4招,可辨别金融广告是否夸大或者片面宣传金融服务或金融产品,在未提供客观证据的情况下,对过往业绩作虚假或夸大表述;是否对投资理财类产品的收益、安全性等情况进行虚假宣传。

第5招,可辨别金融广告是否违法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是否违法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主管部门明令禁止的违法活动内容;是否违法宣传提供突破住房信贷政策的金融产品。

3步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在互联网平台发布的金融广告,应先了解相关的基本知识,再通过正规渠道咨询专业的从业人员,可通过3个步骤来提升自身的辨别能力。

多问:涉及具体金融产品的广告,都应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可以询问该公司是否具备发行金融产品和投放广告的资质,询问推销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证明,询问产品存在的风险和目标群体。

多想:个人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应对自己做出的金融决策负责。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当金融广告的收益让人心动时,不妨先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了解自身的风险偏好后再做出明智的决策。

多学: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广告层出不穷,金融产品和服务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但金融的本质不变,金融消费者应通过学习和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金融行为习惯和态度,提升自身的金融素养,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

 
上一篇: 下一篇:
 

网友留言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