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金融网

降低银行坏账中国可向日本取经

2015年8月10日 上午11:13 信息来源:腾讯财经

当前中国银行不良贷款比例的快速提升,导致银行惜贷情绪滋生,阻碍“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同时也是中国银行股价低迷不振的一个重要根源。如何处理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不仅成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也成为提升银行业估值的根本。与此,日本小泉政府时期处理银行不良贷款的举措值得我们细细评鉴。

日本银行业改革措施与中国的异同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近10余年来,日本政府与银行一直在致力于解决不良债权问题。但由于日本政府对不良债权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加之政府内部意见有分歧,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对银行不良债权问题采取掩盖和拖延的态度,错失了处理不良债权问题的最佳时机。2001年日本银行业的不良债权比列高达6%且仍在上升。

时值小泉纯一郎就任日本首相,在他的敦促推动下,日本银行业方才掀起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主要包括:1、掀起金融机构合并重组浪潮。2、采用直接处理方式化解不良债权。3、强化不良债权整理回收机构的机能。4、促进企业再生等。

小泉时期的大力改革对日本银行业资产负债表的重塑确实起到了不错的疗效。日本银行体系的不良债权比例不断下降,从2002年到2006年,银行业的不良债权比例从8.7%下降到了1.8%,金融机构整体不良比例从8.6%下降到了3.6%。最重要的是,在银行资产负债表改善后,日本银行业放贷意愿大大增强。虽然日本银行业整体贷款贴现余额仍在下降,但小泉改革后降幅开始明显变窄,2005年后贷款余额开始增加,而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从2003年的改革中期时就开始大幅上升。

这似乎让我们在一片阴郁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不过,现今的中国银行业与当时的日本银行业有同亦有异。

异的是,中国银行业整体不良债权率远低于日本小泉时期。同的是,处于经济增速下行期成为滋生银行不良贷款的温床;实际利率高企加重了企业还款负担直接催生了银行不良;不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难为银行体系提供有效的缓冲。

虽然中国银行业整体不良债权率远低于日本小泉时期,但是切勿沾沾自喜于不良贷款率的水平还不高,而应高度警觉于不良贷款率的攀升已抬头。我国不良率贷款较低,是一个“先行优势”,而不是一个“拖延借口”。

如何实质性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要实质降低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当前似可从如下渠道开始着手:

首先,披露真实的不良贷款余额。

按目前的统计结果,中国的不良贷款率目前还较低,但这样的数据很可能是被低估的。一方面,很多企业采取借新还旧、“搭桥”等手段掩盖信用变差的事实;另一方面,银行迫于考核压力,有时也通过“展期”等方式将不良贷款人为强压下来。从日本的经验来看,要彻底解决不良贷款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不良贷款的类别,查明真实的不良贷款余额,做到有的放矢。日本在2001年之前也存在着瞒报和虚报不良债权的问题,直到小泉上台后,日本政府通过更为严格的审核制度,确定了主要银行的真实不良债权。当然,审核并披露真实不良债权,无疑会导致银行资产质量的下降和银行股价的急跌,但这是不可避免的改革阵痛,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之举。

其次,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的职能。

日本的不良债权回收机构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1999年我国也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AMC),专门处理从四大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巨额不良贷款。在上一轮的不良资产处理过程中,四大管理公司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到2009年9月末,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共处置了政策性不良资产85%,现金回收率为20%,商业化不良资产则处置了60%,现金回收率为19.9%,处置费用40亿元。

2006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基本完成处理不良贷款的任务,并在2010年后纷纷转型金融控股公司。转型后的资产管理公司摆脱了原先“穿官服做生意”的状况,建立起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当前,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进入上升周期,资产质量持续承压。虽然暂时没有政策上的硬性要求,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应发挥既有经验主动出击,协助处理银行业急速攀升的不良贷款。

地方型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同样值得关注。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银监会一年内陆续批复了15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成立这些地方AMC的最主要职责就是收购处置地方政府债务。与四大国有AMC专门处理国有银行坏账不同,地方性AMC只做本辖区内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且吸引了很多民营资本的参与。在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地方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不良贷款率偏高的情况下,设立地方版AMC,利用市场化力量处置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未来几年,平稳有序地推出其余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版AMC需要监管层更多关注。

再次,不断扩大直接融资的体量。

日本金融体系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的比重一度高达90%左右。经济发展过度依靠银行贷款,势必会增加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和不良债权产生的可能性。中国的企业融资也以间接融资为主,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自然会很高。政府应该鼓励公司在公开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来融资,这样就可以分担一些银行系统的风险。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网友留言已有0条评论